原文为繁体,因对“记忆宫殿”的记忆术比较感兴趣,故转为简体。

图片原地址,需科学上网

明朝有一鬼佬叫利玛窦,远从意大利来到中国,为的是传教。用意大利语在华传教,当然行不通。因此,利玛窦来到中国,第一要务乃是学中文。

他,当然不是第一个要学中文的意大利人,就是近在眼前,也有一位罗明坚神父──与利玛窦一样是来传教的──他们在澳门招聘中文老师,后来又开中文布道会,练习传教。结果,这两个人获准在肇庆建立国内第一座天主教堂仙花寺,开启天主教在华历史。

后来,罗明坚因事回国,利玛窦独自上路,周游中国各地,最后走到北京城中,长眠皇城脚下。他在文人界极受欢迎,除了是因为文人见一鬼佬会讲中文感觉新奇,更是因为他们发现:这个人将儒学经典倒背如流,更胜吾人之上!他一定有什么好方法,才可以背得那么流畅。

那时候,利玛窦人在南京,弟子瞿太素为他张罗各事,向文人介绍这位「泰西儒士」(注:其原名中文直译为马泰奥·里奇,利玛窦是他的漢名,号西泰,又号清泰、西江。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,尊称为“泰西儒士”。来自维基百科)。日子一久,利玛窦便奇怪:为什么中国人来见我,老是问记忆法门?不过也好,既然他们问记忆术,那就教吧。我扬名立万,才有机会向他们介绍真道。利玛窦便教导说:我是这样做的,首先在脑海中想像一个大宫殿,宫里有很多房间;每一个房间都放置一类事物。只要想起一类事物中的一个,就能记得全部了。

文人听了,心想这还不简单,回家就要子弟学利玛窦的记忆法。可是,过了大半年,子弟记忆力也不见进步。文人见了,认为利玛窦有意留了一手,不肯倾囊相授,不过这也是利子(注:利子指利玛窦,“他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,尊称其为“泰西”先生、“利先生”、“利子”、“利进士”等。”来源这里)绝活,不授也不奇怪,后来也没再去问利玛窦。利玛窦也知道成效不彰,不过文人没再问,他也就算了,事情便不了了之。只是利玛窦也奇怪:我明明是这样学中文的啊,为什么他们不行呢?

答案很简单。各位就请随便打开一本港台出版的中文字典。封面内页,214个部首,便是利玛窦口中所说那座「记忆宫殿」。每一个部首,便是一个房间。每一个房间都放置一类事物。虽然不一定能做到想起一个便记得全部,但要从正确的房间,取用正确的字词,易如反掌。为什么他们不行呢?因为他们──也就是我们这三千万个还在用正体中文字的人──自从四五岁学识字开始,就在记忆宫殿里捉迷藏了。

这套记忆法,利玛窦还以为是自己独创的,不过学中文学到能独创一套记忆法,也算是前无古人了。至少学中文学了几千年的中国人,自己就没注意到中文字的规律本身就藏着一套记忆法,甚至还要自己将之破坏掉。「规范汉字」无规无矩,从不成方圆,如今却蔚成主流,谁人之功,显然易见。

是的,毋可否认,「规范汉字」很省墨水。不过,却连中国潜在的软实力也省掉了。除了靠发音死记,外国人还可以怎样学中文呢?中文学不好,又怎能心慕华化,恨不得来生当个中国人呢?且作预言:从此以后,不会再有一个利玛窦为了学中文,想出一套记忆法:不是因为有人发现在先,而是因为这规律,早就烟消云散。是谁杀的?自杀的。

(图片:随手在Google上找「部首表」,就会有一大片不同排版的部首表,但泰半都是简体字的所谓部首。大陆用的中文字典,实更鼓励学生用拼音查字。)